08. 明信片專號


剛剛開始了的多倫多國際電影節,邀請了杜可風來演講。演講後的下午,杜來了畫廊,我給杜看我在M寫他在女那禾多的微型電影,杜在一張ZGRAPH版上一揮便簽了個名。其他的人擁著他續談他的近作。杜可風在女那禾多發表過幾回作品,有一趟是在<明信片專號>。
< 明信片專號>出版在1993年4月,可說是女那禾多最豪華的一期,因為整份刊物都是印在厚磅的雙面粉咭上。16頁,我們合共邀請了24位藝術工作者各做一張明信片創作。此外,也邀請了3位設計師負責背頁的設計,他們分別是Eric Chan,周素卿,呂大偉。24位藝術工作者包括:鄧凝姿,劉掬色,張偉航,劉小康,林克仁,陳鳳珍,胡恩威,易達華,黃志輝,陳榮海,何慶基,馮漢紀,K.H.,曾錦泉,王行富,曾德平,梁志和,Angela & Carsten Schael,包大偉,張永雄,杜可風,劉清平,張智強和黃啟裕。恰巧黃的作品也和電影拉上了丁點的關係。黃啟裕是香港理大畢業,後來也在理大任教,黃的老師Matthew Turner(田邁修)為<明信片專號>寫了一個文章(On Postcards)。是期我負責封面設計,我把田寄來編輯部,寫在明信片背面的通訊(給Holly,她當時負責約稿及通訊的工作)作為設計的原素,在封面首頁田的文章便嘩啦開始了,配上他借出而又在內文提及的Agustin Parra明信片原件。畢竟這都是前計算機時代的設計。這個封面也在一些設計書刊出現過,不過可以一提的是是期的刊物標頭後來在香港專業攝影師公會雙年獎中,獲了一個最佳攝影運用項目的金獎,關於這些有機會才再集中詳談。田的文章提到和明信片幾個相關的主題,例如原件和複製品所扮演互調的角色(人們花更多時間在藝術館禮物廊選購複製品多於在原作前駐足,感動不過是在寧靜時回憶起的一種藝術),他也提到今天人們旅遊攜帶攝錄機某程度取代了風景明信片的功能。想不到他撰文十年後,明信片受到電子郵件和數碼相機的相撲令該文更穿上一層時代的新意義。明信片除了再發展了另類功能(例如畫廊展覽消息發佈咭)之外,最具特色便是讓成長的一代懷舊,讓記憶歷久恆新,尤如致身十年後的泛數碼時代,黑白銀鹽照片仿如甘露。今天,關於明信片的最新創作應算Martin Parr 的"Boring Postcards" (Phaidon出版)。他的搜集和演繹為明信片提供了一個新的藝術形式。